Day 6 Praha
曾聽人說:若少了伏爾塔瓦河(莫爾道河)、那麼布拉格也就沒有了靈魂。
一個城市,若能有條美麗的河流蜿蜒其中,就如同為這個城市披上了一條彩衣,
城裡也就有了能讓戀人依偎漫步的浪漫場景。
在布拉格遊船伏爾塔瓦河岸是個相當不錯的方式,以另一個角度欣賞這座古老城市的美。
也很慶幸我們是住在老城區,可更有時間細細體會這座城市和這個城市的靈魂。
我其實根本完全忘記是在早上還是下午遊的船, 還好數位pic就是有這種好處,
查一下就知道是何時拍的..分秒無差
我們約在下午4點左右 遊船時間約一個半小時, 包含了一杯飲料,很是悠閒
原本是要拍駕駛的, 陽光不配合, 反而成了自拍
我一向對河最無招架之力...一整個浪漫因子全跑出來...
河~~對我有種不可抗拒的魅力.....
第一次深深被感動是在土耳其
由地中海搭渡輪北上經達達尼亞,
博斯普魯斯海峽到黑海繞一圈
不知是否受到愛琴海地名影響
整個就覺得浪漫起來
之後就迷上坐船
埃及有四天都在遊船渡過, 真棒
河比海有趣多了
海 汪洋無垠
河 可以欣賞兩岸風情,不斷變化的景緻就像人生
搭乘遊船從伏爾他瓦河的角度可有不同角度認識這座美麗的百塔之城,布拉格的真實樣貌
伏爾塔瓦河上共有17座橋,但查理士橋特別受到所有來訪者一致青睞
橋墩前方設置了阻水器,目地是抵擋洪水避免直接沖向橋墩。
據說2013年夏天開始,中歐大淹水,布拉格市區豪雨成災,連查理橋都被迫關閉,
水災甚至漫延到整個大西歐 ...
我們旅行社就是以這個理由跟我們說,原本的米其林大餐,四季飯店也淹了..所以大餐没了??
哎~連天鵝都這般愜意啊
船緩慢行駛在河道上,穿過查理橋底下,再慢慢到頭繞到對岸。
遊過河, 才知道, 望著橋上熙熙嚷嚷的旅人, 查理士橋它依舊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態
靜靜地傍著Valta河..
不知道為什麼,布拉格給我一種很憂傷的感覺
城堡區很大,包含城堡、教堂、還有卡夫卡住過的黃金小巷22號
上圖是第二庭院, 有一座巴洛克式噴泉和一個十七世紀文藝復興裝飾的水井
前面弧形白色建築是西元1763年的聖十字小教堂Kaple sv Krize
曾是聖維特大教堂的藏寶室,現在已經改為城堡的售票處與紀念品商店
聖維特大教堂 St.Vitus's Cathedral
是布拉格總教區的主教堂,建於14世紀查理四世時代,1929年才建成
這裡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加冕的教堂,以及中歐地區第一座哥德式大教堂
以金色大門與獨特的波西米亞風格裝飾聞名~
兩座尖塔高達97公尺,要整個取景有難度
南面的鐘塔於1396年建造,1406年完工
由金色盤枝旋繞造型的雕花窗,右下方為19世紀進出的大門,
大門上有威尼斯工匠以最後的審判故事為背景設計的鑲嵌畫
在陽光照耀下,閃耀的讓人無法直視,才被稱為金色大門
只有重要節日才開啟
我們是参觀short visit含了主要景點聖維特大教堂與黃金巷
建築內拍照需要收費,一台相機50克朗
大門上方雕刻為20世紀初的作品"博鬥中的巨人"
衛兵交接
因為遊客相當多, 所以我們要進教堂還大約排了半小時
祭壇前的大堂建於1372年,長124公尺、高33公尺,很壯觀
首先看到的是設計大師彼得巴勒設計的勒拱支柱,在天花板上交織成網
採用這種設計就不會有單調無窗的牆壁或笨重支柱
慕夏之窗(The Mucha Window)
由慕夏親手彩繪,設計於1930年左右,利用大量的圓與螺旋是它的特色
主要描述斯拉夫民族的故事
教堂四周鑲有多面彩繪玻璃窗,以聖經創世紀故事為主題創作
陽光灑進來照耀五顏六色的,相當動人
銀造的聖約翰.尼柏謬克之墓
由巴洛克建築師艾拉許在1930年利用20噸銀打造,裝飾著眾多浮雕
四個天使把簾幕拉起~
少見的管風琴
著名的黃金小巷
黃金巷(Zlatá ulička)位於布拉格城堡附近,是一條受到保護的中世紀風格的小巷。
其街名來源於16世紀的鍊金術師,傳說他們想在這裡煉製黃金。
整條街具有童話般的外觀和柔和的色調,小巧的門和窗,
低的屋頂和許多煙囪很受遊客喜愛(進入街道需要付費)。
目前,這裡設有畫廊、商店和展覽,還有一個14世紀紋章的展覽館。
資料來源:維基
黃金巷最有名的 NO.22 卡夫卡之家,捷克猶太作家卡夫卡在這裡住了兩年。
泰國的 Fish SPA居然也出現在這邊, 本來我想去試試的, 但没人要陪我..